![]() | |
本帖作者:第一次第一次 | 提交时间:17:42:30 3月2日 |
主题:魏晋旧事(5)
发信人:Tunnel_Sea (快乐狗熊) 版面名称:Saloon(8965)
标 题:魏晋旧事(5)
发信站:中国科大BBS站 (Wed, 26 Jan 2000 15:24:35 )
标 记:普通
嵇康的形象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,我可以看到他穿
着一袭莫辨颜色的长袍,头巾斜斜歪歪的戴在头上,脸
上挂着那种欠了别人几十万银子般的笑容,那种笑容懒
洋洋又亲切,让我心里温暖起来。嵇康那时候住在洛阳
东南的一个四合院里,早上总是很迟才起来,起来之后
吃着一些不知来路的乱七八糟的食物,然后往墙角一躺,
说到:哎呦好困! 两眼一眯又补起了回笼觉。在冬天
的阳光下,嵇康躺在那里好象一只快乐的狗熊。有的时候
一觉醒来,嵇康就会抱起焦尾琴一阵乱弹,弹得都是一些
莫名其妙的东西。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嵇康是一个所谓
的音乐家,在玩一些概念音乐。
有的时候,嵇康弹断了琴弦,就会大喝一声:琴发异声,
忽起嘈杂之音,必有俗人窃听。 从这里听来,嵇康又好象
是国家安全局的反特工人员,拥有特异功能。这时候,四
合院的矮墙上就会伸出一排脑袋在笑,好象神经病展览:
南边的是一排女人头,通常是一些二八佳人,在冲嵇康抛
媚眼掩嘴偷笑,东边的是一群壮汉,在呵呵傻笑,西边的
是一些便衣,在哼哼冷笑,好象抽了风。只有北边没有脑袋
伸出来,因为那是一个厕所,却有一帮老太婆蹲在那里流
口水阴笑。从这里看出,嵇康所谓弦断之语,根本就是胡诌。
就象我小时疑神疑鬼,老是怕人害我,于是时不时冲门背后
突然叫道:你别躲了,出来吧。 有的时候真的会出来个把人,
那是我老妹。这种时候我总是会吓一跳,就象嵇康当年那样。
嵇康看到这种情形,就会掏出一个大弹弓,然后拣起堂前
的一堆石子,飕飕的发出弹子。这时候嵇康的枪法已经十分
了得,于是墙上的人头一个一个地少了下去,不时传来
“哎呦,操你妈”之类的回声。最后只剩下一个最漂亮的
女子头,仍在墙上微笑。然后那个女子头大叫一声:是我,
哈哈哈哈哈哈。同时发了疯一样跳进院子,这时候嵇康总是
微笑着拿起断弦,送给那个女子,接着那个女子会大叫一声
昏了过去。从这里看出,嵇康又好象是一个文艺台的主持人,
在主持每天一个幸运观众的音乐节目。
嵇康白天就是这么生活,有的时候他自己想一想也觉得
不可思议,怀疑自己有没有神经病。到了晚上的时候,嵇康
就会把自己身上的虱子一只一只捉下来放入一个口袋,然后
换上一件干净的长袍,带上焦尾琴,从自己院子里的地道出去,
来到郊区的破庙,认真琢磨自己的琴艺。只有这种时刻,嵇康
才觉得自己有一种活着的感觉。天明的时候,嵇康又会从地道
回去,把自己的长袍脱掉,然后从口袋里拿出虱子往身上
一倒,接着穿上那件不知道什么时代的旧长袍,眯起眼睛睡
大觉。
在那一段时间内,嵇康一直在琢磨音乐的理论问题。在嵇康
很小的时候,他就读过荀子关于音乐的理论,荀子说:乐者乐也。
嵇康那时看了很高兴,认为写书就是这么简单,觉得自己以后
可以成为一个大作家。按照他那时的想法,写书无非就是这种
花招:人者人也,猪者猪也……由此类推。当然,如果这么写书
的话,那么最伟大的作家肯定是电脑,因为我可以编一个程序,
让它在一秒中之内写出数十万句这种同义反复的废话。后来嵇康
长大了,知道荀子说的话原来是这么一个意思:荀子认为,音乐
就是快乐。这时候嵇康就对荀子产生了意见,在嵇康看来,音乐
是无所谓快乐不快乐的。他在晋朝的时候,就发现了声音的
客观实质。他那时侯用许多的小音叉摆在自己的周围,每次弹
一个琴音的时候,总是会有一些音叉在震动,嵇康从不同音叉的
不同震动之中知道了琴音的不同位相和振幅的叠加问题。换句
话说,嵇康在那时就已经会用傅立叶展开来分析波动问题了。
知道了傅立叶展开之后,嵇康就十分兴奋,认为自己解决了一个
大问题。从这里我们可以认为嵇康不仅是一个音乐家,还是一个
伟大的科学家。可惜在那个时代,没有标准的科学语言让他来
表达自己的思想,所以他只能用一些很晦涩的东西来说出傅立叶
展开的本质问题。嵇康在他的著作中提出,音乐的本质就是“和”,
这个和,在我理解就是傅立叶分波的叠加,当然古人也许有不同
看法。嵇康知道傅立叶叠加的事情之后,兴奋的不得了,到处向人
诉说自己的观点,这也是年轻人容易犯的错误。发现了一点屁事
就好象母鸡下了一个蛋一样,到处嚷嚷。其实即使真的下了一个
蛋也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。所以当别人听到嵇康满嘴“道冲以为
和”,什么“音无哀乐,唯和而已”的屁话,一个一个都心里
在骂:张狂你的什么呀,你这个死人头。然后那些人都把眉头皱
起说:嵇兄,你的理论真是高明,哎呀不好,我还要去菜市场买
菜,咱们下次见。
这种时候,嵇康总是会现出一副痛苦的表情,感觉自己象一个
傻冒。后来他在写《声无哀乐论》的时候,就有一些情绪发泄在
了里面。这表明嵇康那时还年轻,就象现在的我一样。我有的
时候和别人争论问题,总是恨得咬牙切齿,尽管这种问题本身
微不足道,例如关于公厕的收费问题。
现在想起来,我和嵇康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所讨论的问题。例如
我只能讨论一些公厕的收费问题,再往上就是我所不敢或者没有能力
的了。嵇康讨论的问题,总会让一些人咬牙切齿,恨不得杀之而后快。
这就是我现在为什么仍然是一个研究生而没有坐大牢的原因,也是
为什么我委琐懦弱而嵇康名动千古的原因。
在中国的古代,音乐是一项政治教育问题。就象现在的政治课一样,
有标准的一套理论,这套标准是从孔夫子那里传下来的。因为古代
的娱乐活动很少,所以音乐就起着移风易俗,端正思想的作用。这个
道理也很简单,你如果从小就对一个小孩唱十八摸,那个小孩长大
不是色狼才怪。所以在当时的思想道德领域扩展为音乐教育领域,遵循
一套模式:提倡什么,不提倡什么。就象我小的时候,模式化的女孩
就应该活泼向上,打男生的小报告,留小辫子,衣服整洁。对于这种
女孩,我的反应就是拔其小辫而后快。有的时候,我还做一些小胶布,
上面写上“我是小乌龟”或者“我是乌龟的老婆”,然后贴在那些女
同学的身上: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乌龟另有寓意,不然不至于这么缺德。
嵇康那个时代也有一整套的标准模式:首先就是承认音乐能够有
哀乐之分,其次从这个基础上定出了好的音乐和不好的音乐。这样
才能把有些东西一棍子打死。中国古人总是要整出一套打棍子的标准,
这点上我很佩服他们,所谓师出有名。换了我,看不惯就要作弄你,
就象当年对于班里的小女生一样。不会给自己找堂皇的理由。这也
是我为什么幼稚的一个原因。
说到当年的标准,我倒是可以给出一个例子,信不信在你。当时
婚姻制度还不兴明媒正娶,那时男子要追老婆,就会往脑门上扣
一个铁锅,然后走到巷口,举一个招牌上面写着:对面的女孩看过来。
然后扯足了嗓子大唱: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,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……
当然,嗓子好到象多明戈地步的毕竟是少数。多数情况下那些巷子
里的猫和狗都会兴奋的喵喵叫。有的人会提出反驳意见说狗是汪汪
叫,对于这点那些狗有保留看法:就允许你们人类这么叫,不允许
我们也换种叫法? 这时候那些三八悍妇就会打开窗子,泼出一盆
洗脚水。先前我们说到了,那些光棍们都戴着铁锅,所以毫发无伤。
换了现在的我就不敢戴着铁锅去女生楼叫唤,据我所知,女生楼
里有化学系的女生,而化学系的女生要搞到浓硫酸恐怕不是什么
难事……话说到当年,那些光棍在楼下叫唤,成为一种躁声污染,
而大家又不好意思赶他们走,就象文革的时候,假如有人在你楼下
叫唤“大海航行靠舵手”,你如果回骂一句:你瞎鸡巴叫唤什么。
的话,那就是对自己的人头不负责的表现。然后那些妇女同志们
也没有办法,只好闷头把菜刀,花盆之类的东西扔出去。如果
不幸铁锅很薄,经不起菜刀花盆的考验,就会听到一声:贼你嘛!
然后咣铛的倒地声,好多老百姓就是这么变成白痴的。所以晋朝
的白痴特别多,这也证明当时政府的用心险恶:白痴无知无欲,
小国寡民,总是比较容易统治。
嵇康提出的《声无哀乐论》,是对当时统治理论的一种反动。
自然要受到上面的迫害。这件事情天经地义,尽管实际上,嵇康
并没有想到这件事情,我们知道,嵇康当时还很年轻,容易灾难性
地冲动,并且往往只从技术的角度考虑问题。这就是他和阮籍最大
的区别。
--
※ 来源: 中国科大BBS站 [Saloon.board@bbs.ustc.edu.cn]
版权所有:第一次第一次 原作 | >> 给作者留言 |
其它网站转载或转贴须注明出处,传统媒体转载须事先与原作者和新浪网联系,本贴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 | |
![]() |
![]() |
Copyright (C) 2000 SINA.com, Stone Rich Sight.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|